介绍: 寻找日治文学足迹,发掘台湾的超现实主义。回顾日治**的台湾新文**动,最初是*务于社会、人生、争取民族尊严的反**、反封建之现实主义的文学路…… 更多日曜日式散步者介绍
日曜日式散步者又名Le Moulin
寻找日治文学足迹,发掘台湾的超现实主义。 回顾日治**的台湾新文**动,最初是*务于社会、人生、争取民族尊严的反**、反封建之现实主义的文学路线。然而鲜为人知的,相对于此一写实路线,台湾在一九三○年代,已出现了几乎与欧洲世界同步的文学现代主义风潮,由杨炽昌、林修二、李张瑞、张良典等人创办的‘风车诗社’,透过日本教育与留学经验接收到的**文学艺术养分,包含欧洲当时所盛行的达达和超现实主义、日本以春山行夫和西胁顺三郎为首的‘诗与诗论 ’集团 ,以及川端康成、横光利一为首的‘新感觉派’,让现代主义诗学的种子开始于台湾落地生根。
发布于2015年。由黄亚历执导,并且由编剧黄亚历携幕后团队创作。并于2015-11-10(CPH:DOX),2017-08-19(日本)公映的电影。
豆瓣评分7.8,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,值得收藏看,推荐大家观看。类型为纪录片、历史的电影。创作于中国台湾、日本地区,具有日语、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。
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:金马奖 最佳音效(提名)。
第53届台北金马影展:金马奖 最佳纪录片。
第18届台北电影节:台北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(提名)。
日曜日式散步者在线观看资源:目前清晰度未知,请您自己尝试后再决定是否需要。
豆瓣评分7.8,算是一部中等偏上的电影作品,值得收藏看,推荐大家观看。
——以上信息由小兵看看提供
Nn
爆炸般的戲劇張力與資料量自由詮釋,1930年日本+西方+日式西方+日式臺灣+臺灣,地域時空交疊的超現實主義,整部片就是一顆節奏強烈160分鐘的慢性炸彈,過癮。
冬旅人
看完的感慨是,****文献专题片的题材也可以拍成这样!
seabisuit
最佳紀錄,編導長片處女作包括提名的大亮點聲效設計都是黃亞历,原聲CD不可錯過,除了歌曲配合素材設計的環境音也很惟肖。純日語旁白視角也很顛覆的以日據時代的文學創作者為主,重演歷史的拍攝也很文藝,翻書唸詩字幕卡日本的新聞片段,如果不是不夠熟悉那些人物完全可以打五星。台北金馬影展。
alfredo
睡著了,醒來覺得是經典,在一堆看不懂的素材轟炸下,電影創造出有別於現實,另一個時代的文藝青年的思想空間,就算不論形式,光是以特異的方式紀錄一個被遺忘的集體心靈,就足以令人思考。
刘小黛
布努艾尔,爱森斯坦,普鲁斯特,你眼睛看到的什么就是什么,导演给观众充分思考。档案资料历史内容极其丰富,画面精致,斜置镜头,动荡岁月。现代人穿上年代*饰还原历史,不露头聚焦手,再用诗歌搭配画作史料,又不完全相关,赋予两重视听意义。算是创新纪录片拍摄先锋形式,达达主义超现实,学术风暴。幸好买了碟,值得多看几遍。
徐若风
形式化十足的“美术馆/图集纪录片”,装置多重媒介融入。无论是搬演形式还是素材选择/组合构成都足以秒杀“在岛屿写作”那系列所有相加。聚焦台湾现代主义诗社「风车社」,展现着无“脸庞”的、繁复的、存在于私人群体呓语般的历史重现,又在最后拉扯出了庞杂的政治性。
汪金卫
【台北**影展展映】日治台湾时期的台湾(日语)新文学力量“风车诗社”纪录片。与一般纪录片不同,此片以历史照片、历史影像、绘画、电影、书信、情景再现、诗歌、音乐、旁白(几乎全片日语)等多种形式,既再现了1930-1950年代社会背景,也讲述了诗社成员的故事。观影门槛高,有些难以理解。三星半
tomshiwo
有趣之处并不止于其对于多元媒材的混合,而在于针对这种混合的“提纯”*作。从复合中提取**,如同对于论说的散文言辞进行一种定向的索引—被切削的身体、诗意的、”句子“般的动作,抽象的音乐,影片中的虚构部分令全片获得了某种“去纪念碑化”的历史效能,仿佛与那些遥远的写作同步的运行与消逝。
焚紙樓
創意顯然來自《高達電影史》(1988),但字卡用法令人困惑:卡上的詩抄跳幕之快,顯是要觀眾「看完」多於「讀完」,僅供製造視覺氛圍的裝置而矣。然而在一部紀錄這群看重「世界中的詩」多於「詩中的世界」的詩人本質的片,將其心血切割只為*務氣氛,尊重嗎?又,這算不算在企圖宣示文與影的主從?
圆首的秘书
诗歌是表,认同才是里。一个想要将现实世界打碎重组的超现实主义诗社,在遇到残酷的社会现实时,唯一的存在方法就是重回现实,而所谓纯文学理念,实在是不堪一击。但他们到底是什么人?到底该信仰什么?什么都不行。这个**的台湾,就是历史的夹缝和陷阱。前半段极好,搬演去掉面孔是为去除扮演感。